覺風期刊81期
活 動 迴 響 45 放下緣影 清淨在音聞 人生是遊戲於劇本中,佛法告訴我們的是面 對命運的心態,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 從生,無法而不作;心如虛空,不礙相的發展, 如何用心來經營我們的生命,《楞嚴經》提出 了:奢摩他路、三摩波提、禪那,這圓覺三法, 期望以此法門達圓滿人生,奢摩他路修行止,取 淨為先,泯相澄神觀而達寂靜輕安;三摩波提是 修行觀,以幻取幻,放下客塵,進入大悲輕安; 禪那是修行靜慮,絕待靈心觀,而達寂滅輕安, 《楞嚴經》所提的這三種法門,是讓我們應用於 日常生活中,我把他簡化成:取淨為先,放下緣 影,南無阿彌陀佛三步驟,來達成圓覺三法,目 前用此法在生活處事中練習,感覺效果甚佳和眾 師兄姊共勉。 經者道也,《楞嚴經》大眾認為是降魔大典,尤 其是心魔,課前師父帶著大眾誦唸楞嚴心咒,短短 的三十七字,顯出智生無畏法,心地清涼泉能潤於一 切,從地而湧出,遍於十方界的景像,頓時隨著音波 的振盪,空寂自然隨變化,清淨在音聞,心自然就進 入定的狀態,誦完後大眾開始諦聽師父的開示,如在 靈山會上。 全人醫療 離苦得樂 經歷了四十多年的醫學醫療工作,身心科從冷門 變成這幾年的大熱門科,科技的進步,人類平均壽命 也延長甚多,八十古來稀,但現今滿街多是,進步帶 來了方便,但是煩惱更多,不求將心求悟,只要不生 煩惱,當下即是悟處。在即將退休之時,發現:法的 醫療,無非就是內觀加上運動,以達身心靈的平衡, 藉此增加免疫力和自癒力。經過了幾堂《楞嚴經》課 程的洗禮,讓我領悟到醫學醫療加上法的醫療,這種 全人醫療才能達到離苦得樂的目標。覺風道場是修行 內觀的好地方,特別的是還有佛教藝術的說法。祝福 大家福慧雙修,解行並重,有個美好人生。 清丁觀鵬畫楞嚴經 軸(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