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81期
42 覺風 2025 春夏 期刊 申曉玉 講《楞嚴經》時,阿難尚未證到阿羅漢,當然更 不是大菩薩,在某個層面而言,就像我們凡夫俗 子一樣。阿難在佛陀旁邊「多聞第一」,但是未 全道力,因此佛陀在《楞嚴經》中一步步指導阿 「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 一展《法華》便知佛陀慈悲之襟懷,不讀《華 嚴》不知佛家之富貴」,這是讚歎《楞嚴經》、 《法華經》和《華嚴經》三部經典的可貴。因 此聽到寬謙法師九月開講《楞嚴經》時,妻子與 我就決定排除萬難,希望未來二、三年能夠不缺 席,好好研讀《楞嚴經》。 三、四十年前就知道有《楞嚴經》,也深深 著迷它的內容:七處徵心、八還辨見、二十五圓 通、十種仙道和五十種陰魔。但是當時只是見樹 不見林,並不知道整個經文旨趣,也不知道它們 出現的原因。深深著迷二十五位菩薩的修行法 門,但卻不知為什麼要提出這些法門?直到法師 帶領我們讀《大佛頂首楞嚴經》的科判表時,我 才恍然大悟,為什麼《楞嚴經》會有七處徵心、 八還辨見、二十五圓通、十種仙道和五十種陰魔 等的內容!因為這是要解決阿難多聞,但未得無 漏之弊(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 多聞,未全道力),也才知道釋迦牟尼佛為什麼 要這麼耐煩的原因,真是老婆心切不得不爾。 很多經典開經因緣都是大菩薩或阿羅漢請 法,如:《金剛經》是由長老須菩提請法而來、 《楞伽經》是由大慧菩薩摩訶薩提問而生。但是 《楞嚴經》的開經因緣,卻是因為阿難失足而引 起的。阿難在佛身邊多年,聽聞釋佛宣講法義無 數,但仍無法抵擋環境的誘惑,因此請法,希望 解決此一問題(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 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在佛陀宣 跟隨寬謙師父讀《楞嚴經》而知己過 週五讀書會《楞嚴經》課程心得 明 吳彬畫楞嚴廿五圓通佛像 舍利佛像(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