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81期
34 覺風 2025 春夏 期刊 華藏妙境—陳俊吉膠彩佛畫展 妙寶莊嚴華藏界 常現諸佛微妙相 陳俊吉 大安覺風佛教藝術中心將於 2024 年 12 月 1 日 (週日)至 2025 年 1 月 19 日(週日),展出「華藏 妙境:陳俊吉膠彩佛畫展」,此次個展以膠彩為媒 材,呈現出華嚴造像主題的當代佛教藝術,希望令 大眾耳目一新。畫展將於 2024 年 12 月 6 日(週五) 下午 1:00 舉行畫展開幕,敬邀對於佛教藝術有興趣 的朋友一同前往指正。另外,配合本次展出,筆者 將有兩場親自導覽,時間為 2024 年 12 月 21 日(週 六)與 2025 年 1 月 12 日(週日)下午 1:00 。 筆者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第一 屆學士,該系碩士、也是第一位博士。學位橫跨 書畫、工藝、美術三個領域,目前任教於東南亞 唯一的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的副教授兼系主 任。為兩岸當代佛畫藝術家,曾任教兩岸多所高 教,除擅長水墨畫、工筆畫、膠彩表現外,亦具 有工藝創作與文創產業開發,以及佛教藝術史論 與創作的專長,長期推廣佛教藝術不遺餘力。 曾多次獲得相關美術競賽獎項: 2019 年中國 大陸全國美展國畫類入選、 2005 年彰化縣文化局 第六屆磺溪美展磺溪獎、國父紀念館全國青年書 畫大賽第一名、臺南大學美育表現優異特殊貢獻 獎…等,獲得多方肯定。 本次展覽的作品以華嚴造像為主題,此與本身 自博士生以來專研華嚴造像有密切關係,博士論文 以《唐五代善財童子造像研究》為題,並曾在去年 出版《宋遼金時期華嚴造像研究》專書,都是圍繞 華嚴造像主題發展。隋唐之際,華嚴宗開宗立派以 來,便產生大量華嚴造像藝術。到了宋代時,在前 朝的造像基礎上產生新的華嚴造像藝術,例如:著 名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造像。而明清之際,華嚴教 法的式微,使得相關華嚴造像也逐漸沒落。在研究 華嚴造像的歷史脈絡下,啟發筆者對於華嚴造像如 何復興的思維,並藉由當代佛教藝術來詮釋新華嚴 造像,建構臺灣佛教藝術的話語權。 首先《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 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強調每個人 的心如同藝術家一樣,可以生起一切萬法,造作 一切法界,心滅一切法就滅了,強調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的思維。而《華嚴經》的經意便是以種 種繁雜之花來莊嚴佛的法界,與佛身莊嚴之境, 大安覺風佛教藝術中心 2024/12/1( 週日 ) — 1/19( 週日 ) 藥師慈雨,膠彩, 2024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