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78期

48 覺風 2023 秋冬 期刊 49 志 工 園 地 麗卿師姐 伉儷同願 在大寮,麗卿師姐重視衛生,例如盛菜的鐵 盤子一定再用開水燙過,確保大眾飲食健康。她 謙虛的說剛到香積組時,對於煮素食並沒有信 心,經過淑貞師姐等人的鼓勵,認真地學習,而 有了一套烹調技術。每週四,她從內湖開車來輪 值,下午再去家族公司上班。當園區有大課,大 活動、大型法會時,麗卿師姐的同修—信燦師兄 總是一起來幫忙工作,一人抬起大型飯鍋、湯 鍋,大量不鏽鋼碗,讓師姐們減輕不少負擔。 說起從內湖來到覺風的因緣,原來是信燦師 兄退休後在佛衛台,見到寬謙法師的說法,深受 感動與佩服,於是到新竹永修精舍上課。當又得 知覺風園區成立,二人隨即發心來當志工。果 然,人有善願天必從之,隨喜隨喜。 書華師兄 海上大廚 三年前,書華師兄的到來,無疑是香積組的 生力軍,香積師姐們頓時感到肩膀輕鬆,因為他 年輕的身手,執鏟端鍋,易如反掌;調和鼎鼐, 渾然神來之妙。原來,出生在北投的書華師兄, 少年時期就投身飲食業,因為勤敏與努力,很快 的在名飯店部門就職;二十出頭,就為陽明海運 所聘,在遠洋商船船上擔任主廚,每次出海就是 9 到 10 個月。天生好體質的書華師兄不暈船,再搖 晃也如履平地,船上的備餐、收拾善後於他而言 是輕而易舉之事,海上風浪更是習以為常。 經過 20 年,在經歷人生風浪後,海上大廚返 回家鄉,來到覺風。他說現在就是以服務的心態 來大寮工作,以素食結緣,至於自己的飲食也取 向於平淡天然。 於覺風而言,書華師兄的奉獻,更讓大眾食 輪添風味。 感恩香積志工們,以信心為湯底,加上慈心 滿滿,全然護法地為覺風圓滿功德味。 2011 年秋天,和農禪寺眾學友在上過照煖師 姐的佛教藝術入門課程後,我們安排參訪永修精 舍,初識了敦煌石窟 45 窟造像之美,而東、西、 南三面牆上將「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東 方藥師琉璃光如來淨土」及《維摩詰經》一一化 現為經變圖更是令人驚艷讚歎!可惜的是卻與住 持寬謙師父緣慳一面,未能如願請法,但也因此 在心中烙下前往北投覺風親近師父,熏習覺風佛 教藝術學院開設的佛法及佛教藝術課程! 2012 年春剛踏進覺風,帶著如煦春風笑容的 志工師姐,就迫不及待的將學院制度和師父的 DVD 法寶如數家珍地向我一一介紹,報名大學 班的我就欣然開始了在覺風學習的歷程。因著工 作出差頻仍,只能從假日課程開始,雖然在其他 道場已上過三年的佛學班,可在聽聞寬謙師父透 過板書侃侃道來的《攝大乘論講記》的「所知 依」時,對我來說根本就是如鴨子聽雷的天書, 毫無概念和認知,衹好勉能從文抄公土法煉鋼, 聽到什麼就先筆記下來,同時也跟著從師父 DVD 及網路電視佛法課程,搭配印順導師『妙雲集』 系列的《學佛三要》、《成佛之道》、《般若經 講記》、《印度佛教思想史》等基本功學習,在 師父以圖表、科判並舉例解說的教學方式下,終 於能於導師艱深著作中,跟著師父指出方向而能 摸索理解佛法的發展,並對大乘三系的《中觀今 論、《中觀論頌講記》、《寶積經講記》、《大 乘廣五蘊論講記》、《八識規矩頌》、《唯識 三十頌、》《勝鬘經講記》及《大乘起信論講 記》有所認識,在學佛路上非常感恩有師父如明 燈照亮這正知見的成佛大道!。 師父孜孜不倦的教學弘法,更總是站在時代 的尖端以電視、網路於海內外巡講,園區諸多事 務則在法玄師父帶領志工團隊,皆一一如願圓 滿!深受聞法熏修喜樂的我,當志工團幹部邀約 聞法學思修慧行 覺風志工啓福田 福啟 我加入文宣工作時,自然是毫不猶豫加入志工行 列,和大家一起護持學院校務的推動:從導覽園 區內容、志工培訓和活動規劃,依著團隊一起努 力,雖然偶有志工意見不同,心情波動受挫,但 卻也是磨練所學佛法和檢視自己到覺風所為何來 的好時機。 2016 年冬,師父並邀約惠菊師姐和崇 祥師兄為副團長及諸位承事已久的組長續任,交 付資淺的我任團長一職實在是十分惶恐,反倒是 我非常感恩,有機會向大家學習互動合作,如關 懷組秀敏師姐和法務組川香師姐就非常用心,整 合協調適時的對志工因家屬病重的關懷、臨終的 發心助念及往生佛事都安排妥當,職事上大家各 盡其份,但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交流和心得分享能 自增上、法增上,而工作不分你我,如只問耕耘 的滿祝師姐更是大家最好的榜樣呢! 2018 年底卸任前,在師父的指導帶領團隊共 同規劃下,首任志工團長雄洲師兄及啟蘭師姐也 和志工們共同參與,在宜蘭進行二日培訓課程凝 聚共識並成立護法會,志工團長接續由淑麗團 長、綉美團長接棒,覺風志工團的服務熱誠不 輟,每次活動皆受到與會嘉賓、學員的好評,讓 我們在此共修福慧,解行並重,覺風園區建設淨 土,儼然逐步落實在所有覺風人心中!(編按: 作者為第四屆志工團團長)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