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78期

活 動 迴 響 45 44 覺風 2023 秋冬 期刊 2023 年 6 月 5 日,夏日星期一的午後,北投覺風 藝術園區在艷陽天下,一位位志工從二、三點起,就 紛紛來到覺風報到,為園區成立以來的第一場晚間 古典音樂會忙碌:大寮的師姐們一、二十位分別準 備著五點半開始的素齋;另外,負責接待、引導的 師兄姐們也分別在四點半後,各自就位,懷著熱誠、 怡然的接待當天陸陸續續到來的 140 位來賓,包 括;經年跟著寬謙師父修習佛法的師兄姐們、參加 各屆賢達營研習的學員長們,也有來自在地北投秀 山里的鄉親們,當然,最特別的是今天的主角—胡 乃元老師率領的樂團,裡面有小中大提琴的演奏高 手,以及負責表演舞台音響的工作人員。 四點半,負責接待、報到與引領的志工們開始 忙起來,來賓們大約從五點開始,陸陸續續的抵 覺風的第一場晚間音樂會 王百祿 TC音樂沙龍 多覺風人來說;是這輩子參加演奏會當中,不必透 過麥克風音響系統,第一次最接近音樂家的演奏, 這樣子的規劃,不愧是大師的臨場應變經驗。 筆者不懂古典音樂,因此,在演奏結束後,特 別請教現場年輕的演奏家,將今晚主要的曲目記 載於下; 第一首樂曲是:捷克 19 世紀最著名的作曲家德 布扎克的弦樂三重奏,巴爾托克的小提琴二重奏, 作曲 28 號與 35 號。 另外,四十年前台灣修習古典音樂的兩位前 輩,許常惠與史惟亮兩位老師,深入台灣各個鄉間, 採集先民音樂的元素,胡乃元老師特別獨奏一曲鄉 土採集音樂專集中的「思想枝」及前奏曲,陳達那 濃濃自彈自唱的「思想枝」,從胡老師的手指間緩 緩的流露出來。很難得的是最後的壓軸曲是德布扎 克的弦樂四重奏「美國」,在四位大中小提琴合奏 下,時而沉著低訴的曲調,時而輕快高昂的節奏, 將四章組曲不同的特性,表現出合奏的高度精準。 個人覺得這次音樂會,不同於一般古典交響樂 團的或弦樂演奏的是;每首樂章在演出前,胡乃元 達,報到後,三三兩兩在園區佈置的咖啡座、方桌 群喝著志工準備的各式飲料、吃著水果,自在的聊 著,頗有音樂會前那種舒散的氛圍。 五點半起,大寮師姐們巧藝下的各式菜餚以自 助餐的形式,一一上桌,提供來賓們自由取用,由於 大部分的來賓都是覺風大家庭常相研習佛法的師 兄姐們,彼此都熟悉,親和力十足,取餐用餐自然和 諧,菜餚又可口,因此,已為七點開始的音樂會蓄積 了專注的能量。 因為這是覺風第一次在大堂舉辦弦樂為主的 音樂會演出,沒有任何經驗,原先以講台為演奏台 的規劃,在胡老師提早到來勘查,考量聆聽效果之 下,改為演奏者放在大堂中心點, 140 人的座椅則採 取橢圓形排列圍繞這個中心。這樣的安排事後證明 是讓聽眾們得到近身體驗、共鳴的直接感受,對許 老師都會作詳細的解說,對不懂古典音樂的我,頗 覺得受益良多,什麼時候才鼓掌,也能適切掌握。 在此,也借用惠玲師姐聽完音樂會後的感受; 她說胡乃元大師和 TC 的三位傑出的音樂家,演出 精彩,將德弗扎克四個樂章「美國」演繹的完美,讓 人彷彿隨著音樂家的作品,跟著德弗扎克感受他對 新世界美國的描繪。在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大提琴互相對話中,一個樂章一個樂章, 隨著樂音進入作曲家對 19 世紀新世界的美國印象, 從而體會他樂曲裡表達的感受。 她也讚美:覺風佛教藝術園區,在美麗園區的 夕陽下,晚餐精緻可口,有多種美味的飲品選擇,感 覺很貼心。 並且感謝覺風志工師兄師姐們,從準備的繁複 到善後收拾,無所求的付出,我們才能在用餐後, 能輕鬆的優閒去享受美好的音樂饗宴! 同時衷心向寬謙法師、法玄法師、邱總會長、 覺行會張會長和志工團隊,致上感恩,精心籌劃這 場覺風這次室內音樂會!給予我們一個美好難忘 的夜晚。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