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78期
活 動 迴 響 37 36 覺風 2023 秋冬 期刊 讀收獲最多的不是聽者而是自己。因此,也體會 到加行位上「煖」的滋味,真棒! 讀書會是提供志同道合之人研習佛法的園 地。可以各抒己見,但三人行必有我師,對於個 人的疑義,從大家的討論中,部分可釋疑;對於 討論後仍有疑義的部分,彙整後,由寬謙法師或 法玄法師上線指導。因此,當初對於大家討論的 結果是否為「正解」的疑慮,其實是不存在的。 自己讀或有怠惰的時候,但共讀必須跟着進 度走,可卻除怠惰。此外,別人提出的問題,自 己未必能想到。各自從不同角度切入,也拓展了 思惟的空間,這都是共修集思廣義的益處。 由於體會到導讀共修的意趣,接下來的每個學 期,欣然繼續承擔導讀,只要去做,功不唐捐。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有幸與 各位師兄姐共讀,更感謝寬謙法師及法玄法師諄 諄教導。至誠期盼大家繼續攜手前行,朝菩提大 道的彼岸邁進。 心得第二則 參加週二Zoom線上讀書會的感想 ◎翟蘭萍 經典共讀讀書會成立之初,我知道此訊息, 但當初我對同學們自己在討論,討論的結果是否 為「正解」存疑。如非正解,恐有誤導佛學概念 之虞,所以成立之初我沒有參加。 之後,因疫情嚴峻,暫停去覺風上實體課 程。為踐行覺風學院倡導「防疫而不放逸」的理 念,所以才加入讀書會。當時大家在讀《維摩詰 經》,我因為是中途加入,既沒課本,也沒講 義,有一搭、沒一搭的随便聽聽罷了。 接下來是共讀《藥師經》,班長徵詢我分擔導 讀工作。因為疫情前在覺風上實體讀書會課程,我 寧願接主持人(司儀)工作,照本宣科即可,未曾 接導讀工作,因為不必作簡報檔,輕鬆沒壓力,這 樣多好!但又想想,讀書會要能長久,總不能只有 別人在付出,而我卻在享受別人的付出,自覺也該 有所承擔。於是應允分擔導讀。 雖然只是導讀,其實是法布施。所以既然要 導讀,首先自己要先讀懂內容,才能講給別人 聽。不但要講得對,還要有重點、有條理,讓人 聽得懂,進而有所收穫,如此導讀才有功效。於 是認真準備導讀資料,有疑惑之處,立即查找課 本、上網查資料或請教資深前輩。在準備的過程 中,由問題的點,擴展到面,一一予以釐清,無 形中佛學的基石點點滴滴又墊高了些許,其實導 心得第一則 第一章第二節《佛法的創覺者—佛》導讀 ◎蕭素惠 這學期參加覺風學院開設的線上經典共學, 課程是印順導師的《佛法概論》。導師此書來源 於「阿含講要」,也因著對龍樹菩薩緣起中道的 信解,將舊有的阿含思想有所抉發後,再融入大 乘真精神,希望能刺透大小乘及苦樂兩邊,讓我 們在學佛道上能有新的方便法門。導師此書思 想不離人間佛教的體相用,也就是佛說的、人要 的、淨化及善美的。 書中二十章節中涵蓋了學佛「信、解、行、 證」四大要素,也可以「境、行、果」了解內容 : 「境」是指我們學佛所應信解的事理, 「行」是我們應起的若淺若深的實踐,「果」方 面則略論行踐所得的果證,而皈依三寶,總論教 法是放在最前面章節,自有其用意。個人在此課 程中負責導讀第一章第二節《佛法的創覺者— 佛》,導師以三個方向讓我們了解佛釋尊: 一、覺苦覺樂覺中道 釋尊不從自我的立場看世間,才能真正的理 解世間,救護世人,並從親自的經驗中否定了定 樂與苦行,發現不苦不樂的中道緣起觀,在深徹 的慧照中,對我們充滿了同情與慈悲。 二、即人成佛 《增一阿含經.等見品》提到:「諸佛世尊, 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世尊也說:「奇哉奇 帝釋窟說法圖 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 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 得現前。」世尊就是如此化現引導眾生的。所以 說 : 「人間反成為天神仰望的樂土了」。 三、自覺覺他 佛陀的所以為佛陀,在乎正覺緣起法性,這 是佛陀的法身。法身的是否常在,依佛弟子的行 踐而定。有精勤的實行者,及佛陀適應時機的 「方便教」,就有被覺者的出現。所以說 : 「佛陀 在自覺正法上,存在於法的體現中;在覺他世間 上,存在於覺者的群眾中」。 此外導師《佛法概論》一書,涵蓋廣泛佛 法,尤其對中道及緣起的解說,精闢入理,建議 有心學佛者一起研讀。 《佛法概論》— 闡明法之根本,學佛者的行證 週二經典共讀線上讀書會心得二則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