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78期

18 覺風 2023 秋冬 期刊 19 釋諦玄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淺析 天台智顗﹙公元 538 年 ~ 公元 597 年﹚弘法長 達三十餘年,雖然他的年代處於中國六世紀,所 講說的內容對於二十一世紀的佛教仍有很大的貢 獻。一般較廣為人知且被廣泛討論的是《法華文 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這些代表性 的著作,其中《禪門口訣》卻很少被探討,現有 的參考資料也相對較少。本文略述此書的內容及 幾項疑點,以供參考。 形成的背景: 《禪門口訣》是以問答形式編輯的禪修文 獻,內容簡短,只有約五千字。由於其內容的精 簡性以及提到止心於臍和丹田等特殊修法,看似 引用道家的說法,所以引起人們對其真實性的質 疑,可能是偽書,或是後人假借天台智者大師的 名義所創作的。然而,這些內容在《摩訶止觀. 觀病患境篇》和《小止觀》等其他禪修著作中也 有出現。通過逐一比對文字,人們發現其中與智 顗在瓦官寺講授的《次第禪門》非常契合。因 此,從內容上看,《禪門口訣》確實體現了天台 宗的禪修思想。宋代沙門志磐在《佛祖統紀》中 也明確指出,《禪門口訣》是天台宗教觀的一部 分,並自宋代起被納入大藏經。 本文特色: 《禪門口訣》的主要內容是闡述修習止觀的 坐禪方法,包括心念的收攝以及修行者的準備工 作。文中強調在坐禪時應注意身心的健康,內容 涵蓋了調整呼吸觀察的方法、身心的安置以及姿 勢的調整。此外,文中還詳細說明了在禪修過程 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身心反應,以及如何逐一對治 和調養。文中舉出: 「進止有次第,麁細不相違,譬如善調馬, 欲去如欲住,常能謹慎此,安身心入禪。」 這段話說明了禪修必須循序漸進,就像善於 調服野馬一樣,需要有技巧性的次第來馴服心 念。同時,身心兩者也要兼顧,如果只注重心的 修習而忽視身體的狀態和禪修方法的正確性,就 可能產生負面的副作用,不利於修行的進展。 此外,《禪門口訣》特別指出「身風」對禪 修的影響,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一般大家 熟知的是四大不順,即風、火、水、地四個元素 的不和諧會影響禪修。然而,《禪門口訣》特別 強調「風大」對禪修的影響。文中解釋「風事」 的含義,說明風流動於身體各部位的,並且舉出 調理「風大」是安身首要之務: 「欲守意,先在安身。安身者,安處身風, 無令風事違諍。何謂風事?身中有行風、橫起 風、諸節風、百脈風、筋風、力風、骨間風、腰 風、脊風、上風、下風。如此諸風,位各有分, 不可相亂。」 文中的描述也符合病理學上的原則,因為氣 息的運行是維持生命的基本要素。保持平穩的呼 吸和調節身體的氣流對於禪修至關重要,而風不 調勢必破壞身心的穩定。文中還指出,「風大」 混亂就像內部有叛亂的賊子一樣,會引發身體的 痛痒等不適症狀,使心無法安住。 此文還頻繁地指出調和氣息對治各種病患的 方法。例如,對於思勞過度而導致頭痛的人,可能 是因為氣息堆積,對治方法是通過鼻子吸氣,然後 慢慢地將「痛氣」從口中釋放出去。如果是腹中氣 滿,則可以平躺伸展手腳,輕輕按摩腹部十到十五 次。如果腹脹仍然存在,可以坐起身來吸氣,意念 腹中的悶氣從口中排出。《禪門口訣》提供的調息 方法不僅適用於禪修,還可以應用於誦經時處理文 句不順或呼吸不適當引起的氣結問題。 文中也記載了多種的痛症。例如,吃得太飽 而立即進入攝心繫念,容易引發全身痛。如果禪 修過度專注繫緣於光明境界,不適當的方法會產 生眼睛疼痛。如果有這種症狀,對治法即是明瞭 心法既不在內部,也不在外部,也不在中間,知 道並非肉眼在觀看。也有弟子問及禪修過程中出 現的身體感受,如痛如針刺、緊繃、癢如蟲噉、 冷如冰、熱如火炙等,並問到此等症狀修行者應 該如何處理。回答是修行者必須保持不住不著, 不執於任何身體反應,自然而然地能順利地度過 各種色身上感官的觸受。 《禪門口訣》是一部關於禪修的短文,雖然 較為被忽略,但對於禪修者在修習止觀、調息、 身心準備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指引。這部作品對 於禪修的理解仍然具有價值。透過淺析這部作品 的內容,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禪修的要點,並在 當代的佛教修行中獲得啟發和參考。 天台智顗 ( 日本現存最早天台祖師像,繪製於十一世紀 ) 智者肉身塔,拍攝於 2014 覺風天台山巡禮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