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 77期

活 動 迴 響 39 2. 「一相」就是實相,無二之相。 3. 「若無我者,則無縛無解」,這裡講的是因 緣,探究的不是表相的「我」,而是法性空慧 的「我」。 4. 無生無滅性並不實存,因為若一切法恆常不變, 則一切界都無罪無福;假若有者常有,而無者常 無,這樣子則無者永不生,有者永不失。 5. 廣欽老和尚說「沒來沒去,無代誌。」是指無 來無去如是不可得。 五、別性空的補充: 「熱性從眾緣生──內有身根,外有色觸, 和合生身識,覺知有熱;若未和合時,則無熱 性」,此處談根、境、識,因緣和合生身識,才 能覺知有熱;若因緣未和合時,則無熱。所以知 道無定熱是為火性。 六、諸法從本已來空的補充: 1. 世人認為只有短暫存在的才是空,而像須彌 山、金剛鑽等物,看起來恆久不變,應該是真 實不空。其實須彌山、金剛鑽也一直在變,要 很久以後才會消失,所以也是空。 2. 印順導師教示,「性與相,有說無別,又說有小別。 性是內體,相是外可識;近為性,遠為相」,是說性 相不必一貫。 3. 談諸法空相,佛陀不是製造而是驗證道,唯有般 若,放下執著,達於諸法實相,才是平等平等的清 淨相。 學人學思:性空,直指核心! 今年師父在北投覺風學院講厚觀法師《大智度 論》講義第三冊卷 31 《釋初品中十八空義第四十八》, 第四季剛好講到第十二空「性空」,我的感覺是「直指 核心」,就選第十二空「性空」作心得分享。 師父弘法,依印順導師「性空唯名」、「虛 妄唯識」、「真常唯心」的「大乘三系」理論, 常講「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也就是以「性空 唯名」系的般若中觀思想,談「般若性空」統 攝一切大乘佛教的中心理論,並運用「虛妄唯 識」系的唯識學分析種種「相有」的「由因緣和 合的果報現象」,解說世間萬象皆由心識所變現 出來,探討「識變」、「能變」。師父解構「五 位百法」種種「相有」的世俗「有為法」的現 象界,談「五蘊」、「六根」、「十二處」、 「十八界」、「五蘊空」、「十八界空」,以 《金剛經》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解說聖者透過深觀 「因緣法」的平等平等性,以「法性空慧」的 「性空」,破除自性妄執的單ㄧ、不變和實有 性,而達於「諸法實相」,也就是無為法「理 性」的真理世界。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