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 77期

19 文琦 印順導師著作:《佛法概論》 週二經典共讀讀書會 北投覺風學院 2023 年 3 — 6 月 每週二 10 : 00 — 12 : 00 印順導師博通三藏,造詣精深,一生講學不 輟,著述宏富,其學術水準備受海內外佛教界、學 術界推崇。由於他在介紹和弘揚印度佛學方面的傑 出成就,被譽為「玄奘以來第一人」。《佛法概 論》是導師較早的一部研究《阿含》的重要著作, 導師 1944 年在重慶漢藏教理學院講《阿含講要》, 講稿陸續發表于《海潮音》,由於文字通俗,受到 讀者喜愛,後修訂補充成書,名《佛法概論》。 本書是對釋迦牟尼佛所闡揚的法的簡述,在 佛法中最根本,最值得我們重視的就是《阿含 經》,《阿含經》是佛入滅過後第一次結集的經 典,是最早結集,也是最純樸的內容。有些人認 為《阿含經》不能真正闡揚釋迦牟尼佛的法,是 屬於小乘的,印順導師認為這種看法不對,應該 要撇開大小乘的心態來看《阿含經》,就會發現 不管修菩薩道、修解脫道,於《阿含經》中都找 得到根據,所以從《阿含經》中可看到佛法的廣 大,釋迦牟尼佛所闡揚的法沒有所謂的大小。雖 名為「概論」,導師博觀約取,厚積薄發,在全 面、系統介紹佛教基本問題的同時,提出了許多 獨特的見解,不少觀點發人所未發,極其精闢, 富有啓發性。導師說:「關於佛法,我從聖龍樹 的《中觀論》得一深確的信解:佛法的如實相無 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願中去分別。 緣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見,所以《阿含 經》是三乘共依的聖典。當然,《阿含經》義是 不能照著偏執者:否認大乘的小乘者和離開小乘 的大乘者的見地來解說的。」 《佛法概論》總共有二十章,於此將這二十章 做一個科判,本書所講的就是「三寶」,而「法」 的部份佔了大多數的篇幅。因為佛陀是說法的人, 佛的傳記容易了解,僧的內容也是不深,比較難的 是「法」,由科判中看到「法」可以分為文義法、 意境法、歸依法。並依照學佛次第分為「信、解、 行、證」來學習。第一、二章從「信」入門,略 論佛法的根本—三寶;第三—第十二章是原來導師 《阿含講要》的內容,也是本書重點「解」的部 分;最後是第十三—第十九章是學佛者深淺不等的 「行」和第二十章「證」。 序文中提到寫這本書的動機是看到佛法裡面 有很多實際與現實是不同的問題,如大小乘的分 別引起的對立,對此導師說:「法」是沒有大小 的,是人的心量有大小,願力有大小而已。龍樹 菩薩於論中提到,「法」如龍在降雨,雨降在地 面上,如果是大樹,能吸的水就多;如果是小 草,能吸的水就只有一點點。學習的人如果你的 心量很大,那你所學的就會很多;心量很小的就 沒辦法學很多,因為你覺得少少就夠了,那就好 像小草一樣,只能吸取少少的水。當迷失在這佛 法資訊充斥的茫茫叢林中,我們不知如何下手 時,印順導師的《佛法概論》提供初學者一個明 確直指核心的開始,幫助我們奠定認識佛法的根 基。由此基礎我們便可安全地向四面八方展開探 索、學習與實踐。歡迎自 2023 年三月起,每週二 上午十點到十二點,透過線上 Zoom 共讀的方式大 家一起來學習喔!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